首页 > 馆内时讯 > 详情页

虎年有虎“福”!探寻大沽河博物馆里的“虎文物”

时间:"2021-01-31 10:15" 作者:
00:00 00:00

虎年到!

馆藏萌虎送虎“福”!


虎作为百兽之王及十二生肖之一,形象威猛霸气,民间借其阳气十足的特点来安宅辟邪,护佑安康。因虎与“福”、“富”谐音,还享有福运临门、富贵盈门之寓意。

时值2022壬寅虎年,谈到与虎“福”相关的文物,自然是来看一看收藏在大沽河博物馆里的一件新莽时期的虎符了!

这一件新莽时期的虎符,长11.2厘米,高2.4 厘米,重0.125千克,材质为铜制,虎作扁平卧虎状,耳目嘴鼻纹饰清晰流畅,虎四肢屈卧,尾巴上翘,局部可观察到有鎏金的痕迹。背部和腹部均刻有铭文。


虎符顾名思义,形制作虎形,多为铜制,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即从虎头至虎尾沿背脊中线剖开为左右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且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战国时期,虎符一经诞生,作为中国古代专用于调兵遣将的凭证使用广泛而长久。《史记》所载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魏国的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是虎符出现后实际运用的传奇范例,由此故事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牢牢控制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汉魏及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权割据更迭不断,但虎符的使用却并未间断,形制也一如既往。

唐朝沿用虎符,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将虎符改为鱼符,期间还用过兔符、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明清时逐渐演变成令牌,动物形状的兵符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虎符,博物馆里还有其他“虎”元素的文物吗?大家跟随着小编,继续来寻找吧!

虎符4.png西周   青玉质地

一对,片状,虎呈低首卧伏状,尾部下垂,尾尖上翘。眼睛呈菱形,头部装饰有勾云纹,嘴部和尾端各有一穿孔,两面纹饰相同,孔和阴线纹处有朱砂。


商代以来的玉虎其用途多为佩饰,且佩饰功能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更为突出,或为组佩的一部分。西周早中期的玉虎不仅继承了商代平直形玉虎的造型,而且传承了其不强调纹饰的特点,即便有纹饰,一般也是极简单的卷云纹。西周晚期的玉虎有较大变化,纹饰变得相对繁密。这应与当时崇尚玉器的使用以及崇敬虎、流行虎作品的社会风尚有关。

虎符5.png汉代  白玉质地

呈长条形,两端微卷,下有一长方形穿孔,璏面饰以螭虎,螭虎呈卧伏状。


璏是古代装饰在宝剑上的玉饰之一。《说文》:“璏,剑鼻玉饰也。”玉剑璏是镶嵌于剑鞘上,供穿带佩系之用。璏嵌于剑鞘中央,其上雕琢云纹、兽面纹、螭虎纹等纹饰。底下有一长方孔,便于革带穿过,可固定剑于腰带上。玉剑璏是贵族特有的配饰,在古代是地位和权利的象征。

除了单独现身的“虎”,

“龙”“虎”出双入对的情形也很常见。

青龙白虎的组合,

具有一种被当时人们普遍认可的宗教意识,

源自我们祖先生命深处

对天地神灵的信仰和崇拜。

虎符6.jpg汉代  铜制

2005年出土于胶州市里岔镇赵家庄墓地。圆钮,十二连珠圆钮座。座外一周凸圈带。外两周短斜线之间,有四枚带圆座的乳钉纹,其间以龙虎纹饰填充,呈两两相对之势。素平宽缘。


青铜镜是古代梳妆照容的生活日用品,也是中国青铜器中自成体系、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铜镜上的乳钉纹出现于西汉早期,以四颗高起的乳钉界定画面,使以往各种具有运动感的纹饰拥有了稳定性,从而产生了动静结合的新图像。乳钉纹的出现和使用开创了西汉以降各种以乳钉纹划分多种纹饰布局的先河,极大地丰富了传统铜镜中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内容。


推荐